【京东物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快狗打车即将上市
港股拥抱变革
【新股IPO】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7日披露,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公司立志成为全球知名的户外品牌,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户外服饰及装备,助力用户充分领略自然之美。公司的核心品牌伯希和创立于2012年,内涵探险精神,致力于突破户外服饰的极限。公司通过伯希和品牌为各种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的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于2024年,与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的顶尖企业相比,伯希和展现出强劲增长。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约3.78亿元(人民币,下同)、9.08亿元、17.66亿元及9.14亿元;对应同期,溢利分别为2431.1万元、1.52亿元、2.83亿元及8523.5万元。
【新股IPO】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6日披露,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兴证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企业,致力于以创新和科技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化、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矿山、高空作业、物料搬运等领域机械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约105.29亿元(人民币,下同)、98.97亿元、120.28亿元及55.31亿元;对应同期,利润分别为9.54亿元、9.74亿元、10亿元及6.35亿元。
【新股IPO】建邦高科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6日披露,建邦高科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公司是中国知名的银粉供应商,拥有逾十多年的运营经验,集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公司的银粉产品主要用于光伏银浆(生产光伏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的生产。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于公司生产高端银粉的能力,该等银粉最终用于生产更新型的光伏电池或其零部件,包括PERC电池及TOPCon电池的正面细栅以及HJT电池及xBC电池的导电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中国光伏银粉销售收入计,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公司分别在所有国内生产商中排名首位、首位及第三,市场份额分别为10.1%、10.0%及9.8%。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约17.59亿元(人民币,下同)、27.82亿元、39.5亿元及28.31亿元;对应同期,利润分别为2420万元、5989万元、7902.7万元及5271.4万元。
【新股IPO】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6日披露,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专注于以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推动全球公路货运行业向零碳、高效、安全的物流新阶段跃迁。公司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让货物以更安全、更高效率、更优成本、更环保的方式抵达世界每个角落,打造智能货运新时代。财务方面,于2023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约4.26亿元(人民币,下同)、19.69亿元及15.06亿元;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分别为2.66亿元、3.89亿元、6.75亿元及3.71亿元。
【新股IPO】科兴制药(688136)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6日披露,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88136)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国际化发展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重组蛋白、抗体及靶向递送疗法的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公司战略性聚焦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等重点治疗领域,这些领域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与战略合作,公司建立了差异化的已上市产品及候选药物组合,持续推进具有临床与市场优势的治疗方案。秉承“创新+国际化”的双引擎战略,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高品质生物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创新药物与突破性疗法。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约13.16亿元(人民币,下同)、12.59亿元、14.07亿元及7亿元;对应同期,(亏损)╱溢利分别为亏损9282.4万元、亏损1.95亿元、溢利2704.8万元及溢利7896.4万元;对应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1.93亿元、3.45亿元、1.68亿元及8166.3万元。
【新股IPO】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5日披露,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和浦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这也是该公司第三次在港交所申请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市场份额为2.0%。此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的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市场高度分散,而按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覆盖的中国城市数量及2024年的付费患者就诊人次计,公司在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集团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二。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4.73亿元(人民币,下同)、6.90亿元、9.59亿元及6.96亿元;对应同期,公司(亏损)╱利润分别为亏损2.22亿元、亏损3.53亿元、利润8022.7万元及8321.1万元。
【新股IPO】海伟电子过讯 核心原料100%进口 价格波动或成盈利“绊脚石”
金吾财讯 | 据港交所11月3日披露,海伟电子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一进展标志着这家深耕电容器薄膜赛道的企业距离登陆资本市场仅一步之遥。从行业政策背景看,“十五五”规划将创新材料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领域,配套出台《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涵盖299种新材料,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海伟电子主营的电容器薄膜产品,依据《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被归类至电子信息材料中的固态激光材料或功能薄膜类别,符合上述政策所覆盖的新材料范畴。技术层面,海伟电子是国内少数具备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能力的企业,目前运营的五条生产线均为自主研发组装。具体而言,公司产线交付期约八个月,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显着低于行业内平均三至五年的进口生产线交付期,同时,新建的电容器基膜生产线的投资成本预计为约1.2亿元人民币,同样远低于中国的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电容器基膜的关键原材料为电工级聚丙烯。于往绩记录期间,电工级聚丙烯分别占原材料成本的70%以上。中国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供应电工级聚丙烯,主要原因为中国电工级聚丙烯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仅少数国内供应商可用。当前,公司仅从海外供应商进口电工级聚丙烯,因此,公司也面临着依赖少数核心供应商的风险,特别是核心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需特别警惕。据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2024年以及2025年首5月,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1.96亿元(人民币,下同)、1.65亿元、2.91亿元及1.68亿元,分别占各自年度或期间采购总额的90.4%、78.6%、89.9%及74.4%。其中,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额的73.3%、45.3%、46.5%及48.2%。此外,近年来,电工级聚丙烯年均价格波动明显,由2021年的每吨1.12万元增至2022年的每吨1.52万元,其后降至2023年的每吨人民币1.24万元,而2024年则小幅增至每吨1.28万元。由于公司议价能力有限,其在招股书中表示,他们无法保证原材料的价格未来不会大幅上涨,而且海外供应商未必能稳定及时地供应原材料。这种原材料供应的单一渠道,使得海伟电子在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外部因素时,显得较为脆弱,成本端不确定性较强。值得注意的是,海伟电子同时存在因自身高端产品产能不足而向竞争对手采购产品的情况。公司的金属化膜需在电容器基膜表面蒸镀金属层制成,但因使用超薄基膜制造金属化膜的产能有限,公司主要采用薄型基膜生产,同时需委聘第三方(浩伟电子,实为公司竞争对手)供应超薄基膜制成的金属化膜,一定程度上依赖外部产能。不过,针对高端产能依赖问题,公司已启动应对措施。因此,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收购宁国海伟51%的股权,以快速获得金属化膜的生产及销售能力,并于2023年开始提供金属化膜。公司名称: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人:中金公司控股股东:宋文兰、海伟财务、昌瑞谘询、嘉科谘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宋文兰、海伟财务、昌瑞谘询以及嘉科谘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9.32%、20.11%、3.84%及3.84%。基本面情况:公司专注于电容器薄膜行业达15年以上。公司电容器薄膜产品主要包括(i)电容器基膜及(ii)金属化膜。该等产品为薄膜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薄膜电容器以其出色的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及长使用寿命而着称。薄膜电容器的终端应用场景广泛,包括(i)新能源汽车,(ii)新能源电力系统,(iii) 工业设备及(iv)家用电器。竞争格局:中国的电容器薄膜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2024年,按电容器基膜销量计,包括公司在内的前五家公司占据61.6%的市场份额,预计这一数字比例未来还会上升。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公司所处市场的关键竞争因素包括快速扩充的产能、技术专长与知识产权、整合的供应链、规模与运营效率,以及客户关系与认可度。于2024年,按电容器基膜销量计,公司在中国电容器薄膜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4.2%。尽管公司在中国电容器薄膜市场中排名第二。具体而言,于2024年,按电容器基膜销量计,在中国排名第三至第五的电容器薄膜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9%、10.3%及10.1%。财务状况:于2022-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5月31日止五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约3.27亿元、3.3亿元、4.22亿元及1.57亿元;对应同期,年内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分别为约1.02亿元、6982.6万元、8641.8万元及3135.9万元。电容器基膜为公司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分别占总收入的91.9%、71.8%、72.8%、71.7%及78.5%。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三年毛利率呈下降趋势,由2022年的44.9%下滑至2024年的不足30%。招股书显示,公司经营可能存在风险因素(部分):1、倘若公司未能有效管理增长,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蒙受重大不利影响。2、公司无法保证,公司将能成功施行业务措施及战略或保证业务措施及战略能为公司带来可持续收入或利润。3、公司的业务面临电容器薄膜行业供需情况变化的风险,因此受到使用公司产品的薄膜电容器的市场需求所影响。4、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电容器基膜产品。5、倘公司无法跟上电容器薄膜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或无法应对行业标准的演变,则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6、倘公司的产品不符合客户预期,或倘公司未能向客户增加产品销售额,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7、倘公司无法挽留现有客户及吸引新客户,则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8、公司向海外供应商采购电容器基膜的主要原材料电工级聚丙烯,而公司未必能稳定及时地获得主要原材料的供应。9、国际贸易的紧张局势及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影响公司的供应链,从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0、公司面临与价格及外汇汇率波动导致原材料成本波动有关的风险。公司募资用途:1、进一步扩大产能。计划在中国南方建设生产电容器基膜的新生产工厂(中国南方工厂)。包括购买及安装两条生产线的制造设备;兴建办公室及厂房楼宇;支付土地相关开支;兴建公共及配套基础设施;及支付与中国南方工厂相关的其他成本及开支。2、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3、销售及营销活动;4、营运资金及用于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新股IPO】文远知行(00800):发售价厘定为每股27.1港元
金吾财讯 | 文远知行(00800)公告公布,发售价厘定为每股27.1港元,公司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扣除承销费及发售开支前)预计约为23.92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A类普通股预期将于2025年11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
【新股IPO】均胜电子(00699):发售价厘定为每股H股22港元
金吾财讯 | 均胜电子(00699)公告公布,发售价已于2025年11月4日厘定为每股H股22.00港元,预期H股将于2025年11月6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香港时间)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
【新股IPO】小马智行-W(02026)最终发售价已定为139港元
金吾财讯 | 小马智行-W(02026)公告公布,国际发售及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已定为每股发售股份139.00港元。发售量调整权已获悉数行使,据此,公司将按发售价额外发行并配发629.33万股新股份(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提呈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的约15%)。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67.1亿港元。公司计划将从全球发售获得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以下用途:约50%将用于推行公司的市场进入战略,以在公司的主要可触及市场进行L4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 约40%将用于持续投资于L4自动驾驶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及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以招股章程“如何申请香港发售股份 -B.公布结果”一节所述方式,就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国际发售的踊跃程度、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认购水平、香港发售股份的分配基准及香港公开发售的分配结果刊发进一步公告。
